高中微調課綱爭議,教育部邀學者組歷史專家諮詢小組,檢討17項爭議點,多數已獲共識,大多建議修改,但也有的維持微調課綱版本,例如維持「明鄭」。至於爭吵不休的日據或日治,有學者建議用中性的「日本時期」。今天獲教育部學術獎的中研院研究員林滿紅,也是歷史諮詢小組的成員,她說,參與小組檢討課綱,比得獎還高興。林滿紅指出,專家小組認為,歷史陳述應盡量中性,個人對歷史的感受與期許,不應投射在史實。例如微調課綱中,說清朝劉銘傳統治台灣,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分,其實缺乏科學根據,因為沒調查過當時各省的情況,課綱只要論及清朝在台建設即可。至於微調課綱使用明鄭,而非之前的「鄭氏」,林滿紅說,是因找出鄭成功政權鑄造錢幣,上刻「永曆通寶」,顯見鄭氏亦承認為明朝後代,但「明鄭」也不完全代表明朝。至於荷蘭、西班牙人在台灣,學者也建議用「荷西時期」,取代占據或統治的名詞之爭。至於日本在台是統治或占據,尚未達成共識,林滿紅認為,可傾向用「日本時期」去形容,如同香港的「港英時期」。教育部長吳思華說,完全尊重專家學者的意見,不管支持那邊,教育部都希望勇敢面對爭議,採包容態度,一旦最後定案、小組作出結論,教育部會轉給課審會討論,再來修改微調課綱、並當成制定12國教領綱參考。至於名詞之爭,不會變成考試題目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簡筱芸抑謎磕吻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